“瓷都”景德镇用创意叩开世界之门-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30 09:23:16
来源:新华网

“瓷都”景德镇用创意叩开世界之门

字体:
2023年4月19日,在江西景德镇,蔡文娟在“青花故事”创作基地挑选原矿料。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新华社南昌9月29日电 题:“瓷都”景德镇用创意叩开世界之门

  新华社记者马逍然、陈璞、朱雨诺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国品牌商品展上,陶瓷艺术家蔡文娟设计的陶瓷音箱、咖啡杯一亮相便销售一空。借助元代红绿彩技艺,匈牙利国花天竺葵在瓷面上“绽放”,收获了一批当地“粉丝”。

  蔡文娟来自“瓷都”江西景德镇。今年39岁的她出生于陶瓷世家,曾外祖父那一代起便专攻青花绘制。与父辈深耕传统大型器皿不同,蔡文娟致力于将青花技艺融入时尚单品的设计中,以契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与需求。“如果不了解海外消费者的文化和生活,手艺再好也难走出国门。”她说,“我们的传统茶具要融入国外日常生活,‘出海’过程中必须创新。”

  蔡文娟是景德镇新生代创作力量的缩影,他们依托设计创新和数字化应用,并融合潮流文化,积极探索拓展国际市场的新路径。

2025年5月31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顾客在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内查看中国瓷器。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历史上,景德镇曾是“全球化商品”的重要产地。两年前的考古发现,在海南沿海出土的明代沉船中,10万件外销瓷里有大量景德镇的佳器。鼎盛时期,景德镇本地匠人能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要求,将欧洲家族徽章精绘于定制瓷器之上。

  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因缺乏市场意识、管理体制僵化一夜停产,陶瓷产业发展陷入混乱,难与广东潮州等工业化产区抗衡;国际市场上,德国迈森、英国威基伍德等百年品牌,持续占据高端市场份额。

  如今,为重振全球市场地位,景德镇正依托现代技术与营销策略,为其古老制瓷技艺注入新活力。成千上万的陶瓷工坊、小微企业,正利用3D打印和线上平台来满足国际市场对定制陶瓷的需求。

  走进千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一批批陶瓷产品正被发往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海外仓。“景德镇陶瓷常‘叫好不叫座’,没有产业化很难参与竞争。”公司负责人陈军说,他们投入3.2亿元搭建海外仓储与代运营系统,将本地产品直接送至国际消费者手中。

  面对海外买家的环保需求,26岁的青年企业家洪子宇另辟蹊径。他经营的企业通过将废弃瓷器破碎再利用,成功开发出再生陶瓷,以创新工艺赢得市场青睐。该公司还利用3D打印技术,攻克了复杂陶瓷构件的手工制作难题。洪子宇说:“3D打印擅长实现异型陶瓷的精密成型,这为传统陶瓷造型的多样性拓展了新的空间。”

  陶瓷也不再局限于实用器物,开始以潮玩形态进入国际年轻人的生活场域,为海外受众带来情绪价值。

两名女孩在景德镇陶溪川春秋大集上销售创意瓷器(2023年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近期热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与景德镇合作,创新推出国风非遗陶瓷盲盒系列。以陶瓷为载体,银幕里的浪浪山“打工妖”天团,从光影世界跃入大众生活。

  由于小妖怪们形态各异,景德镇辰天陶瓷反复打磨设计,采用手工拉坯与捏塑结合的方式,让每个角色栩栩如生,并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设定调配专属釉色。“我们通过手工刷釉,严控窑温,试验了上千次,最终让产品形成温润如玉又独具光泽的质感。”辰天陶瓷总经理许婉选择了一条与潮玩联名的新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潮流设计语言结合,打造年轻人喜爱的陶瓷产品。

  传统文化已成为可亲近、可收藏的情感载体。闲鱼平台发布的2025潮玩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潮玩市场在2025年第二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交易额同比增长超300%,线下快闪店排起长队。

  融入创客思维、技术革新与全球视野后,景德镇陶瓷产业正焕发新生。近10万名年轻人在景德镇从事陶瓷创意行业,当中既有本地传承人,也有外来创业者。

  景德镇瓷器的“出海”之路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近年来,景德镇多措并举,通过持续组织海外展会并设立品牌旗舰店,不断扩大景德镇瓷器的全球影响力。“景德镇的特色在于由众多小型工作室构成的产业生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齐心协力,也需要政府的带领和支持。”许婉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碧姣 崔红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