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成功举办-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4 17:26:53
来源:新华网

第五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成功举办

字体:

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五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国际数据协会(IDA)、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承办,本届论坛主题是“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主任刘诗雅主持本届论坛,来自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中国行为法学会等单位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本届论坛,并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本届论坛的主题演讲围绕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数据利益保护制度、主权AI下的大模型与高质量数据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法律属性、工业数据的价值创造、平台数据安全合规与开发利用的路径、数据思维与大模型治理等热点问题,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同时,本届论坛发布了三项数据要素创新研究成果: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与合规审计体系、生成式人工智能标注安全能力认证体系、数据资产DCAPM定价模型。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董治良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董治良在致辞中指出,数据资源是关键生产要素,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意义重大,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是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他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以法治思维破除数据壁垒,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标准规范,构建协同机制;二是在法治轨道上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安全有序开放、创新开发利用模式,聚焦应用场景牵引;三是靠法治利剑筑牢安全底线,压实全链条责任,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主席王春晖

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主席王春晖教授对50人论坛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他表示,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重要专题论坛,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已举办五届,2024年由我国著名科研机构、著名高校、中央企业、著名跨国公司、知名数据安全企业等15家机构正式联合发起设立,目前已成为数据要素领域的重要智库。论坛聚焦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规律,以高水平安全促进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推动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对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他认为,高质量数据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倍增效应。“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还将重点聚焦算法、算力、高质量数据集的协同创新,以高质量数据更好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

构建良好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应当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王春晖强调,论坛将在持续关注构建保障权益与合规利用的数据产权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和建立数据的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协同发展的数据要素市场。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必新

湖南大学教授江必新围绕“推动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的主题进行了演讲。江必新强调,政务数据有效和有序共享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他指出2025年公布的《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对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奠定了坚实的法治保障。面对观念障碍、技术瓶颈、安全风险及业务应用难题,江必新认为,政务数据共享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监督的系统工程,要着力构建多方协同的“数据共同体”。其中,政府应统筹规划、制定标准、强化监管,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企业应提供技术支撑与市场化服务,如华为“政务一网通”平台已覆盖20省;公众应通过“数据可用可查”机制,依法行使知情权与监督权,增强数据共享的社会认同。 依托这一机制,建立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数据共享制度体系和管理规则,明确各部门在数据归集、共享、应用、安全等方面的责任,从而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有序、协调有力的政务数据共享格局。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围绕 “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主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公共数据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风向标,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与授权运营构成公共数据价值释放的三大支柱。中央层面首次系统部署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一是着力激发供数动力,聚焦破除公共数据流通适用的体制障碍,机制性梗阻,推动解决供给侧矛盾。明确共享、开放、授权运营三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方式;二是着力释放用数活力,重点丰富数据应用场景,鼓励各方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更多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繁荣数据产业发展生态;三是着力规范授权运营,重点明确授权主体责任义务,将授权运营纳入各地区各部门“三重一大”决策范围,要规范运营机构行为,运营机构不得实施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此,要强化多维度监管,行业监管、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要并行发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建冬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以“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与路径”为主题发表了演讲。王建冬主任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统筹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机构分层级进行数据要素价格监测工作,重点分析数据要素价格变动原因、趋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监测分析报告并提出预警建议。在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价格形成机制上,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数据管理部门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最高准许收入,最高准许收入包括经营成本、准许利润和税金。

目前,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定价应以成本补偿法为基本定价原则。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在数据要素市场充分活跃和不妨碍社会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前提下,可以适时启动探索基于市场法和收益法的公共数据定价机制。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张恒山以“构建数据利益保护制度的法理思路”为主题发表主题演讲。张恒山指出,权利不等于利益,赋予人们权利不等于使权利人获得利益。在数据权属问题上,持有数据不等于拥有利益。数据中的信息有可能带来利益,有可能毫无利益。张恒山同时指出,当前在如何保护数据利益的问题上存在着“准允法”和“排除法”两种观点。他认为,主张“允准法”的学者对“权利”的误解是:人们关于数据的行为必须以拥有权利为前提。实际上,有关数据行为,完全不取决于人们有没有权利,而是取决于人们是否有从事数据行为的意愿。

张恒山同时提出了“排除法”的几点认识,一是人们有关数据的功能的认识还在深化中;二是人们有关数据的行为还在拓展、进化中;三是人们对数据与利益的关联度的认识还在深化中;四是人们对经济活动中利用数据行为的自由度还在探索中;五是传统法学概念运用于数据行为授权的可行性仍在讨论中。

世界人工意识协会理事长段玉聪围绕“主权AI下的大模型与高质量数据集”的主题发表了演讲。段玉聪指出,当前,我国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积极进展,为未来AI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国内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他认为,为了让AI更好地服务人类,我们必须对AI的智能进行有效的衡量和校准,这就需要突破传统黑盒测评的局限,构建白盒测评体系。他带领的团队提出了基于DIKWP模型的白盒测评方法,全面评估AI系统在感知、知识、智慧、意图等多个维度的认知能力,并公开了这套测评体系,希望其成为国际通用的AI能力评估标准。

王春晖围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法律属性”的主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公共数据”与“公共数据资源”有着本质的区别。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各种要素和条件,这些要素和条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公共数据资源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经济资源,主要以数据集合的形式存在。公共数据资源,主要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数据集合。他强调,公共数据资源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不是主动“收集”的数据。

王春晖认为,公共数据资源授权的本质是公权力的转移,强调职权法定和公共利益,法律性质属于行政授权。授权主体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和决定运营条件和运营机构,必须经过“三重一大”的决策和履行法定的招投标。相对于民事授权,公共数据资源授权是一种私权利的委托,应遵循平等自愿、意思自治原则。他提出,要严格禁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过程中的数据垄断行为。他建议,对各地出台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措施,应依法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未经公平竞争审查,或者经公平竞争审查认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定的情形,应当予以废止或不得出台。

抖音集团副总裁邰江丽以“平台数据安全合规与开发利用的路径”为主题发表了演讲。邰江丽表示,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起到关键作用,平台企业应在保障数据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有效开发和利用数据。邰江丽同时介绍了抖音集团的在技术向善、建立安全合规体系、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应用举措,包括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大模型安全互信计算框架,并尤其强调了联邦模型训练与推理、安全沙箱等技术工具的应用,以及透明化算法治理的尝试。最后,邰江丽强调,应重视法律和伦理框架在推动可持续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张清华教授以“数据思维与大模型治理”为题发表了演讲。张清华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释放人力、模仿思维和提升智能的进程,并提出在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构筑的数字世界中,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需深化基础理论研究,聚焦数据聚合、数据成像和数据态势感知等数据科学关键问题。张清华强调,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构建起了万物互联数字世界。 网络的每个终端(人、计算机、传感器、摄像头、手机等)都是数据的生产者,都对现实世界进行数字化描述,数据已汇聚成海洋,数字世界已经逐渐形成。

张清华认为,在数据流通利用方面,应建成支持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保障数据安全自由流动的流通利用设施,形成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公共服务体系;其次,在算力底座方面,应构建多元异构、高效调度、智能随需、绿色安全的高质量算力供给体系;此外,在网络支撑方面,应构建泛在灵活接入、高速可靠传输、动态弹性调度的数据高速传输网络;另外,在安全治理方面:构建整体、动态、内生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在应用方面,支持传统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赋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

圆桌对话

本届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的主题是“创新、合作-AI+高质量公共数据集的求索之路”。圆桌对话由王春晖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曲强,北京大学政府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勇,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辛阳,深圳大学创新发展法治研究院院长叶卫平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政务一网通军团研发副总裁赵猛,山东省日照市大数据局局长田金光,安徽省安庆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丁超,中国行为法学会网络与数据法学研究部数据法律专家丁振赣等学界、企业界和地方数据局领导,围绕“人工智能与高质量数据集的建构”,进行了观点碰撞和热烈交流,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纠错】 【责任编辑:周亦张】